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农历 本月19日谷雨
查询

蔊菜

hǎn cài

蔊菜
蔊菜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
药材名称 蔊菜
药材拼音 hǎn cài
药材别名 野油菜、野芥草、独根菜
英文名称 Herba Rorippae
功效分类 辛温解表药 利湿退黄药
药用部分 十字花科植物蔊菜Rorippa indica (L.) Hiern的干燥全草。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较粗壮,高20~50厘米,无毛或具疏毛。茎单一或分枝,直立或斜升。叶形多变化,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通常大头羽状分裂,长4~10厘米,宽1.5~2厘米,顶裂片大,边缘具不规则牙齿,侧裂片1~3对,上部叶片宽披针形或匙形,具短柄或耳状抱茎,边缘具疏齿。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开花时花序轴逐渐向上延伸,花小,多数;萼片4,直立,浅黄色而微带黄绿色,光滑无毛,宽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先端内凹;花瓣4,鲜黄色,宽匙形或长倒卵形,长2.5~4毫米,全缘,基部具有短而细的爪;雄蕊6,4长2短;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短粗,柱头略膨大,顶部扁平。长角果线状圆柱形,较短而粗壮,长1~2厘米,直立或稍弯曲,成熟时果瓣隆起。种子每室2行,多数,淡褐色,宽椭圆形,近三角形或不规则多角形,长0.5~0.7毫米,表面有凹陷的大网纹。花期4~5月(8~9月偶有开花),花后果实渐次成熟。
产地分布 生于路旁、田边、园圃、沟河边、林缘、屋边墙脚下及山坡路旁潮湿处。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5~7月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花、果混合,根细长,表面淡黄色,有不规则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色。茎纤细,具纵皱纹,表面淡绿色或带紫色。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卵形,叶片通常大头状羽裂,长5~7厘米,宽1~2.5厘米,顶端裂片较大,边缘具不规则锯齿,黄绿色。花序总状,花小,黄色。角果细圆形,红褐色,种子多数。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性微温,味辛、苦。归肺经、肝经。
功效作用 祛痰止咳,解表散寒,活血解毒,利湿退黄。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10~30克,鲜品加倍;或捣绞汁服。外用:适量,捣敷。主治咳嗽痰喘,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痛肿,漆疮,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水肿。
药理研究 具有止咳、祛痰、抗菌等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蔊菜素、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及微量生物碱等成分。
使用禁忌 过量服用可出现轻微的口干、胃部不适等现象,但不影响继续治疗。
配伍药方 ①治感冒发热:蔊菜15克,桑叶9克,菊花15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风湿关节炎:萍菜30克,与猪脚煲服。(《广西民族药简编》) ③治小便不利:蔊菜15克,茶叶6克,水冲代茶饮。(《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鼻窦炎:鲜蔊菜适量,和雄黄少许捣烂,塞鼻腔内。(《福建中草药》) ⑤治蛇头疔:鲜蔊菜捣烂,调鸭蛋清外敷。(《福建中草药》)
上一味中药材: 辛夷
下一味中药材: 鹅不食草
大家都在看
  • 胡荽
    胡荽 hú suī

    功效与作用:发表透疹,消食开胃,止痛解毒。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 卷柏
    卷柏 juàn bǎi

    功效与作用:活血祛瘀、止血。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 朱砂
    朱砂 zhū shā

    功效与作用:清心镇惊、安神解毒。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 广东狼毒
    广东狼毒 guǎng dōng láng dú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生用或煎煮时间过短,会引起舌肿麻木,甚至有中枢神经中毒症状。

  • 苦瓜
    苦瓜 kǔ guā

    功效与作用:祛暑涤热,明目,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